发掘时间:2017年5~7月
工作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
拉哈特遗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天山北麓,属于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保护区域,东距中国霍尔果斯约250千米,西距阿拉木图约50千米,是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点,当地传说是塞人王族的居住遗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于该遗址附近。
在调查、勘探与试掘期间,将现场踏勘、传统发掘、普通记录与RTK测绘、三维摄影、高空航测等多种现代技术相结合,获取了较为客观、详细的科学资料。在伊塞克区域内,主要调查了以拉哈特遗址为主的早期铁器时代遗址4处,面积合计约51万平方米。拉哈特遗址略呈长方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核心是一座近方形的高台,顶部小、底部大,高约18米,顶端面积约3200平方米,周围有两道壕沟围绕。
在拉哈特遗址区域内设置“十”字形勘探带,勘探长度合计约1200米,对遗址的框架性布局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拉哈特遗址内布设探沟3座,面积合计32平方米。其中,TG1长10米、宽2米,发掘深度约4.4米,清理的主要遗迹有灰沟、灰坑、房址、灶、炉等。遗址出土器类有铁、陶、石、骨器等,可辨器物约80件(片),以罐、钵为主。另外,在该遗址附近还采集到可能是早期铁器时代塞人的陶器钵、罐共两件,一钵、一罐。初步认为,拉哈特遗址是以一号高台为核心,以壕沟为界,在高台周围设置了若干居住区域。该区域内还存在一些手工业作坊。
依据目前发掘到的陶器遗存面貌,可以推测到拉哈特遗址沿用了多个时代,晚期可至蒙元时代(13世纪左右),早期可达到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7~3世纪)。结合调查、试掘收获,初步认为在伊塞克区域东西长约30千米的天山北麓地带内,在面貌、内涵近似的遗址中,拉哈特遗址的面积和规模最大,可能具有中心聚落的地位。
(丁岩 路智勇 苗轶飞 赵汗青)
【吉木乃县通天洞旧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遗址】于建军 发掘时间:2016年7~9月工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天洞遗址位于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一处当地人称“通天洞”的洞穴中,遗址所在地理环境属于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地形多样,为古人类提供了优良的居住环境和狩猎场所。洞穴顶部有大面积烧火形成
嫩江县铁古拉铁器时代遗址 发掘时间:2004年5~7月工作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遗址位于嫩江县临江乡铁古拉村东北、嫩江中游左岸的一级台地上,西距嫩江约1公里。遗址东西长约150、南北宽约100米,海拔高程约215米。为配合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嫩江县库区内的余留遗存进行了全面的发掘。遗物有200余件,包括地表
肇源县拉哈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遗址 发掘时间:1992年7~10月工作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拉哈遗址位于嫩江下游,属肇源县义顺蒙古族自治乡。今年首次发掘1100多平方米。共清理灰坑与窖穴145个、灰沟6条、房址5座、墓葬7座。累计发现石、骨、蚌、陶、铁及青铜制品近300件。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属新石
海林市河口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遗址 发掘时间:1995年7~10月工作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河口遗址隶属于海林市三道河乡,位于牡丹江左岸,北邻河口村,东北距乡政府约0.75公里。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此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遗址共分四层,有新石器时代、两汉至辽金时期的多种考古文化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