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时间:2017年
工作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肯尼亚国家博物馆
2017年度中肯联合考古队顺利完成了对肯尼亚吉门基石遗址考古发掘和巴林戈地区考古调查任务,发掘的吉门基石遗址完成考古发掘面积66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制品55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石料等,此外,还出土哺乳动物化石数十余件。考古调查发现13处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近千件,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位于肯尼亚裂谷地区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地点。
此次考古工作初步证明,东非大裂谷巴林戈地区分布有非常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对探索早期人类起源、现代人起源等学术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考古工作结束后,考古队应邀为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全体外交官和商会作了《肯尼亚巴林戈地区2017年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学术报告,刘显法大使祝贺考古队在第一阶段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并表示中肯考古合作对于推动中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考古走出来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期待考古队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驻肯使馆将为中肯考古合作提供全力支持。
在考古发掘期间,曾在肯尼亚执政长达24年的前总统莫伊,在考古队驻地亲切接见考古队中方队员,因巴林戈地区是莫伊前总统的故乡,他希望考古队在该地区有更大的考古成就。
此次联合考古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等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开展,从2017年起分阶段实施。
(李占扬 侯彦峰 赵清坡)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吕遵谔先生,因病于2015年8月20日下午5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87岁。吕遵谔先生1928年2月出生于山东福山县(现为烟台福山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讲授课程主要有: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人体骨骼鉴定、第
1995年的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与研究都有新收获。与以往相比,本年度旧石器时代考古出现一些新特色。从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的选题,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到有关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门问题的探讨等方面都有所表现。一 田野考古的重要发现 本年度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发现是四川省丰都桂花村遗址。1995年10月至12月,中
2017年7月15日上午,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洛阳栾川龙泉洞遗址考古发现专家座谈会”在河南省栾川县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所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孙英民副巡视员,北京大学夏正楷、王幼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胜前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研
【银川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时间:2015年6~7月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灵武市文物管理所水洞沟遗址位银川市东南28千米处,西距黄河18千米,该遗址由12个地点组成,地质时代从距今约4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期直至全新世早期,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至新石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