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26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主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协办的“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市召开,来自国内外40余家文博研究机构、80余位玉文化研究专家将于齐聚一堂。与会的知名学者包括徐光冀、郭大顺、高炜、郑光、王巍等。会议收到论文及提要50余篇,40余位学者进行了大会学术发言。
会议的主要研讨内容包括:三星堆与金沙玉器及与文化研究,认为三星堆金沙文明中,玉器及玉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反映夏商文明及玉文化流动的重要节点。新发现与新信息的公布是此次会议和今后若干年夏商时期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中夺目的亮点,如陕北石峁遗址的新发现等。此外还有陕晋豫地区龙山阶段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玉器与玉文化研究、单件玉器及某种玉器装饰风格的早晚形制特征及溯源的研究、商代玉器研究、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玉器及玉文化研究。此次是历年来举办的夏商玉器及玉文化讨论会中,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
在9月24日研讨会召开的同时,《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区出土的夏商玉器精品250余件(组),是国内夏商时期出土玉器最大规模的首次集中展示,同时还进行了学术专著《金沙玉工I——金沙遗址出土玉石璋研究》的首发式。
(陈剑)
为什么叫“以往未知的中国故事”?因为我们在研究之后才发现这一段是比文明国家还要早很多的故事。作为中国人,中国的这个“国”字,其字形,为什么是四方的城墙,里边有“玉”?去北京参观故宫,很多人只看到皇宫的建筑。但历代帝王的宝贝在哪儿?在珍宝馆。珍宝馆里,是帝王玉器为主的国宝。这就验证了“国”字:紫禁城里
全书选用了湖南历年出土的玉器图片300多幅,用以研究湖湘出土玉器。这些出土玉器主要是魏晋之前的,其中以战国、汉代的最多;在出土区域上,以湘江流域出土最多,并以长沙地区占绝大多数。本书首先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彭头山、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及其种类、用途、来源、特点、造型与工艺。本书还分别介绍
香港南丫岛大湾新石器时代及战国时期遗址 发掘时间:1990年10月27日—12月16日工作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教研室遗址位于香港南丫岛西部海滨一条东西走向的沙堤上,高出现海面约8米,三面环山,南临大海,背依泻湖,属华南地区典型的沙丘遗址。因取沙及农耕,遗址破坏
该文从文明发生的观念动力要素视角,运用四重证据法考察夏商周三代玉礼器的王权建构意义,解析玉石之路的开通对西周王朝国宝资源从多源向一源转化的过程,并揭示了其促使华夏国家形成的核心物质与主导精神的认同纽带作用。中国史前期产生以玉为神和以玉通天的玉教神话,其以玉为神的信仰是统一的,而所用玉料情况却是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