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环保责任的由来
消费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它涉及与企业、他人、自然界和子孙后代等众多的关系,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消费者被这些伦理关系规定成为一个既拥有权利又同时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是由社会关系客观规定了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才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破坏环境、向自然无限索取的错误和危害,以及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环保消费是一种自觉消费、一种负责任的消费、一种引导性消费。
二、消费者环保责任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环保理念。广大消费者应该转变消费观念,确立节俭、健康、适度、环保的消费观,实现由破坏性消费向环保性消费的转变,倡导健康生活与绿色消费,做具有良知与责任的消费者,消费对环境无害的产品。
其次是环保购买。环保购买是指消费者应该购买环保产品、绿色产品,选择无污染或污染小、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的产品,自觉抵制和拒绝非环保产品。
再次是环保使用。环保使用就是消费者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要最有利于保护环境,将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坚持少污染、少浪费、重复利用、关爱生命等原则,有效合理地使用产品。一是厉行节约,二是控制污染,三是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物尽其用,四是关爱生命,最后是环保处置。环保处置是消费者在消费过后对已经使用过的消费品及其残留物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置。一是环保处置生活垃圾;二是妥善处置有毒性、放射性、污染性物品;三是尽可能多地重复使用;四是进行科学设计,使用过的消费品进入下一循环,如此循环利用既不造成污染又可节省资源。
三、消费者环保责任的延伸
绿色经济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新经济战略,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它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坚持环保原则。环保消费是促使企业转变观念、进行绿色设计和生产的根本动力,而且也只有企业提供了环保产品和服务,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才能充分实现,才能购买到环保产品。
消费者的环保消费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引导和监督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行绿色管理、绿色设计,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服务,最终促进绿色经济战略的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实现利润的依据是消费,当消费者崇尚绿色消费时,当消费者拒绝浪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产品和服务时,也就是不环保企业灭亡之时,此时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转向绿色生产。基于自身的利益,也迫于消费者的压力,企业会调整经营战略,承担环保责任,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其商业战略之中,在控制污染、预防破坏方面进行独特的设计。其实,企业的目的是营利而不是破坏环境,当绿色生产可以满足这一目的时企业就没有理由拒绝承担环保责任了,因为此时承担环保责任与追求利润就不再矛盾而是合二为一了。
2015年6月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要加快制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要
环保部在2014年2月20日向媒体公布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报告填补了国内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研究领域的空白,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基础性工程,对有效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背景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结果揭晓。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合理消费”的概念,对之寄予形成社会风尚和良好风气的厚望。本文仅就生活方式、合理消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一、生态恶化与生活方式 面对生态恶化的现实,生活方式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从源头抓起,人们以合理消费的理念从事消费活动,自觉抵制扭曲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对生态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他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角度,提出要努力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路和以最严格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生产方式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