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企业以人为本”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它却是一个长期谈而未透的问题。我们认为,若要把企业的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重新探讨“企业以人为本”之现象背后的实质,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
企业的以人为本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一个特殊领域即企业领域的特别应用,因此,若要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首先必须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为此,需要分析“什么人”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这一问题还内在地还包含了什么人“如何才能”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人为本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所有的人以所有的人为本,当把以人为本理解成为所有的人以所有的人为本时,内在地会包含“如何”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即:所有的人都是以人为本的享有者也是以人为本的贡献者;其二,它所说的人是具体的人,它强调以人为本的第一方面的含义必须应用到具体的人亦即具体的场合或事件中才有操作意义。根据以人为本的第二方面的含义,企业的以人为本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企业人身上的具体贯彻。在企业中,理解“企业性质”应是理解企业以人为本之含义以及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企业的性质具有双重含义。从性质上说,企业不仅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它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既然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织,那么,它就不仅应该承担经济责任也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关于以人为本一般意义的理解和企业的双重性质的理解为我们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贯穿到企业领域、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奠定了基础。既然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第二方面的含义就是它在具体领域(具体的人、具体的场合或事件)中的应用,并且我们现在已经把它应用到了企业这一具体的领域,所以,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思考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第一方面的含义如何应用到企业这一特殊领域之中。首先,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第一方面含义就是所有的人以所有的人为本,但是,它在应用到具体的企业领域中时,就会表现为“一些人”以另外“一些人”为本。“一些人”指的是企业人,另外“一些人”则指企业以人为本的具体对象:在直接层次上,他们是企业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内部员工、外部顾客(消费者)等;在间接层次上,他们是那些与企业相关但非利益交换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全体社会大众。其次,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第一方面的含义内在地包含了所有的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和手段的思想。这里,当我们把这一思想应用到企业这一特殊领域(企业人、企业场合或企业事件)中时,它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企业的以人为本应在把自己的以人为本的对象看成是最终目的的基础之上,也把他们看成是目的(服务对象)与(创造效益的)手段的统一。从企业以人为本的直接对象看,对于股东而言,它应该准确地向股东披露信息,并给股东的投资以合理的回报,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把股东看成是企业的投资者;对于员工而言,它应该尊重员工,尽量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把员工看成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对于顾客而言,它应该努力向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把顾客看成是企业盈利的来源,如此等等。从企业以人为本的间接对象看,企业不仅要服务于社会大众,包括纳税、从事慈善事业,等等,而且还要防止伤害社会大众,例如不做任何损害自然环境的事情,与此同时,它也应该把社会大众看成是企业生存的支持者和服务者。
调查表明,当前中国大众意识形态已经出现从多元走向二元聚集的趋向,进入价值共识生成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价值共识”的生成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共”于何?如何“识”?“价值”何以合法?本文的立论是:“共”于“伦理”;“精神”地“识”;在民族文化家园中合法。当前中国社会大众的价值共识有三大意识形态期待:期
随着文艺团体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民间艺术社团更趋多元,越来越多的演员组成了直面市场的经营团体。“非主流相声”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它的产生得益于转型期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与言说欲望,也得益于互联网等新传媒的兴起。自居“非主流”的演员们将这种相声作为自我营销的策略,采取了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
通过对当代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可以提升当代人的生活品质,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走向休闲、深入休闲、引导休闲文化是当代中国美学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向,休闲美学应当成为当代中国美学的重要和必要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构建中国休闲美学已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概言之,休闲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人本的自由,社会
200千字控股股东掏空长期以来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个顽疾。控股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利用上市公司进行违规担保,以及其他关联交易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一方面解决了股权分置现象;另一方面,在推进股权分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