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30日,“2008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改革开放三十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多位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的重大问题、国家立法与公共政策对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影响、妇女/性别研究的理论进展、中国妇女/性别学科建设进展、劳动力市场建立过程中女性就业结构的变化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文章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新特点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后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一种理性行为,而并不是盲目的。1996年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速度明显放慢,而返乡的人数却不断增加,这充分反映出他们在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成本提高的环境下的一种理性行为。作者还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的自
175千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发育和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城镇新兴部门开始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使改革前的城乡之间二元体制进一步演化为城镇内新的二元体制: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1998—2002年,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做了激进的改革,超过6000万劳动者从传统的正规部门分离出来,他们中的大部分在非正规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都阳在《国际经济评论》(北京)2010年第6期撰文分析了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以及人口因素所推动的劳动力市场转折,并讨论了这一转折时期的相关政策调整。文章认为,在合宜的经济制度下,人口因素也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由于迅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的共同作用,中国在改革开放
国发[1995]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妇女的进步和发展,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同意这一《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纲要》明确了今后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