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田国男在一国民俗学理念下,提出系统整理和研究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间故事的方案。他通过整理和分析日本民间故事文本,借鉴AT分类法和赛多的二分法,将日本民间故事分为完形和派生两种,并系统探究两种民间故事的关系。之后的日本故事学家虽然没有采纳他的完形和派生两种民间故事分类法,但柳田国男提出的日本民间故事的体系化的整理和分类提案,在日本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分类和研究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柳田国男民间故事的二分法虽然受到了以关敬吾为代表的日本故事学人的质疑,但他的关于日本民间故事搜集和整理的方案直接指导了日本民间故事搜集、记录、整理和研究事业。在柳田国男的指导和巨大影响下,日本民俗学界涌现出关敬吾、稻田浩二、野村纯一、小泽俊夫和伊藤清司等杰出的故事学家。他们批评地继承了柳田国男的故事学思想,并编著《日本昔话集成》《日本昔话大成》和《日本昔话通观》等科学价值极高的标志性成果,推进了故事学理论和实践。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是顾希佳继推出六卷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后贡献给故事学界的一部力作。该书兼有工具书和论著特点,上编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表”和“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下编是作者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系列论文。从事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学人一方面为古籍中民间故事文本的丰富
全球化和互联网创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年龄人群的代沟不断变大。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交流和理解民间故事所必需的传统词汇,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和培训一批新型的传统民间故事讲述人,将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讲述给年轻一代。本文以东亚民间故事数据库(EAFDB)的实践为例,讨论其数字化项目的进程和相关结
民间故事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精神食粮,中国民间故事更以其丰富优美闻名于世,可惜至今还没有一本如同《格林童话》那样的书在公众中广泛流行。目前,有不少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尝试为孩子们编写和改写民间故事的读物,我十分赞赏,我认为,这一类的图书绝不能粗制滥造,急功近利,有教学基础的写作者可以先写出来,给学生试讲,或
对中国故事学人而言,从事民间故事研究具有很多优势:一是随着“三套集成”工作的完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大量在民众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文本被记录下来;二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传统的讲故事活动依然存在,为故事讲述活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中国典籍丰富,笔记小说、佛教、道教等典籍中保存了大量的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