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民间教门迅猛发展,同时期成长起来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社区研究却对此鲜有关注,这一反差背后的原因值得学界思考。许烺光在西镇的研究为破解这一谜题提供了一个良机。根据田野回访和在当地发现的鸾书,他在西镇未能深入考察的圣谕坛其实是一个有着独特源流的民间教门组织,是宗族之外的重要社区力量。田野工作中的不足为他后来关于中国社会组织形态与变迁的理论失误埋下了伏笔。这一案例提醒我们,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需要修正以往局限于宗族组织和社区自身的视角,更加重视跨社区传播的民间教门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
关于西方语言中的“宗教”(religion)一词来源,一般认为源于古罗马时代拉丁语的“religio”,可谓由来已久。然而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一般以麦克斯·缪勒1873年发表的著作《宗教学导论》中率先使用“宗教学”一词为其开端。由于对宗教学研究对象、主题、目的和方法的认识差异,西方宗教学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任系主任为林曾教授。本博士点共设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人类学、风险认知、社会信任、理论心理学、社会学本土化、生活质量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学理论方法与中国社会研
2015年度的社会组织民俗研究中,香会组织、庙会组织、宗族组织等仍是民俗学者的研究重点,此外在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民俗研究方面,以拳会组织的研究较有特色。不足之处在于,民俗学者在慈善组织、民间宗教等类型的社会组织民俗研究方面仍关注较少,而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科则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较多的努力。本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任系主任是朱炳祥教授。共设有经济社会学、生活质量研究、社会人类学、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学理论方法与中国社会研究、行为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多个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博士生57人。博士生导师一览表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