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抗战时期,郭沫若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推动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在文化抗战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文化抗战思想,对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郭沫若文化抗战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抗战是全民族的持久的抗战;战时文化工作必须一切服从抗日战争;反对汉奸文化和文化专制主义;抗战文化必须“走出去”等。
(原载《郭沫若学刊》2018年第2期)
导师:杨乃坤学校:沈阳工业大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剧作家。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投身到文化抗战中来,为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文化抗战中的领袖人物。郭沫若在抗日战争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杂文和历史剧,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他用自己手
一 展览主旨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国势衰微,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在民族生与死、存与亡的关键时刻,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纷纷远渡重洋、著书立说,在西方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下,扶大厦之将倾,把改造腐朽国民精神和重建中国
导师:何圣伦学校:西南大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游刃有余于政治与文艺两条战线之间,肩负着政治家和文艺家双重社会形象,始终一副弄潮儿的姿态试图借文艺实现个人理想,这就是中国现代文人一个复杂的存在——郭沫若。他是中国现代文人中第一个被中共大张旗鼓祝寿的作家,也是第一个作家出身的国家领导人,逝世后被中共追认
1937年7月25日,郭沫若告别了他的日本妻儿,乘船回国,开始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学创作活动。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身份特征、创作趋向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创作趣向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很多时候,他不再是以作家而是以文化领导人的身份发表作品,他的作品也不再是以“文学性”而大多是以现实性为其追求的目标。本文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