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人的爱欲问题进行思考并留下著作的人是柏拉图。该著根据柏拉图关于爱欲与友爱的三篇对话(《会饮》、《斐德罗》和《李思》),研究了柏拉图的爱欲思想。柏拉图的爱欲是指向美善的,有了爱,我们才能通达善的理念。除了爱欲与美善,作者还探讨了爱欲与智慧、爱欲与友爱等几对重要关系,从而确立柏拉图爱欲哲学的基本思想框架。爱追求哲学,柏拉图用哲学来诠释爱欲,通过爱欲哲学把他的伦理学和哲学整合了起来。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灵魂论,爱作为灵魂中的常驻力量,与灵魂命运相连。但欲望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作为一个中立的对象,它不可见、不可知、不可量。所以,正确地对爱欲加以引导,才能使其向善,以理智的目标作为自己欲爱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智慧,柏拉图要把欲望引导到爱智,使欲上升到爱。只有理智驯服了欲望,才能避免过度和放纵。
(于浩淼)
该著在翻译柏拉图《法义》卷十希腊原文及相关英德法文笺注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立法哲人的虔敬问题,考察了西方宗教哲学史上的三个核心议题:诸神存不存在,诸神关不关心人类,以及会不会被收买。自然哲人借助形而上学否定了诸神存在,而使政治社会形而上学化。通过论证灵魂优先于物体,柏拉图反驳了自然哲人对自然、技艺和机
该著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朗西埃于20世纪80年代写就的经典哲学著作,讨论了如下问题:何谓意识形态?什么是无产阶级?劳动阶层存在吗?这些不断被思想家所指涉的劳动群众,究竟如何进入一种与知识的关系?我们谈论他们,但我们到底知道什么?这条思考轴线在书中清晰可见。该著论述了哲学的第一问题是政治问题,即谁可以进
该著集中分析了芝诺的《论共和国》,探索了廊下派主义者心目中的自然法和世界公民权观念,而这两种观念是廊下派留给现代政治思想的重要遗产。作者通过挖掘零散的、未充分利用的文本证据讨论了柏拉图式的爱欲观,以及这一观念为何被廊下派创建者芝诺视为政治统一的关键原则,为解读古希腊廊下派主义的政治哲学提供了新的观点
该著是柏拉图研究专家普拉多的代表作,其首要目的在于强调柏拉图政治研究的创新性,同时也力图展现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一贯性。柏拉图作为“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不仅仅局限于对具体政权和政治制度的阐释与探索,而且坚持“政治应来源于思想”。柏拉图对话录的一些研究者认为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之后发生了思想转向,并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