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京召开《节日研究》“节日与舞蹈”专题研讨会。《节日研究》辑刊系《中国节日志》项目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题聚焦”“节日相关研究”“新书推介”等不同板块构成;是《中国节日志》编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交流平台。目前该刊已出版九辑,第十辑“节日与狂欢”专辑目前正在组稿、编校;第十一辑的主题为“节日与舞蹈”。研讨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就节日中的舞蹈、舞蹈中的节日主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供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岁时节日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和区域特色文化的独特表达。舞蹈活动是岁时节日民俗活动中最为生动、精彩的构成,也是用身体述说和延续历史记忆的代表性标识。作为某一特定时间内不可或缺、生动而具体的身体实践活动,岁时节日民间舞蹈的意义不仅限于表演、传承和纪念,更在于它或多或少地沉淀着
节日文化建设作为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之初,就受到了共产党和根据地政府的重视。通过改造传统节日、引入和创造新节日,根据地政府将抗战与生产的革命主题融入节日生活中,不仅密切了根据地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而且使政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推动了根据地社会动员工作的开
对于节日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纵观我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不外乎与原始崇拜、宗教、祭祀等有关,如春节、中元节、浴佛节、盘王节。而舞蹈的起源往往与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如汉族的龙舞、鄂伦春族的熊舞等。因此,节日与舞蹈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节日民俗文化空间下看民间舞蹈,二者之间实际还有着从属关系,民俗
2015年,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浪潮继续高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社会大众对民族民间文化更加重视,节日研究依然是学术界尤其是民俗学界讨论的热点,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一 著述 笔者所搜集到的2015年节日方面的专著有30余部,根据成果的内容和性质,大致可分为节日志书、节日专题研究及节日科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