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著是“帝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主要论述从“财产共和国”走向“大同世界”的历史趋势。作者将当今的全球体系称为“帝国”,指出帝国已成为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和社会现象,现代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财产和资本施行统治的共和国,因此必然会滑向寡头统治,并与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理念渐行渐远。全球化并非只是帝国主义与民族国家历史的最新阶段,而是某种崭新之物。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国家的主权不可逆转地趋向衰落,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一种新的全球秩序、全球规则和全球结构,世界最终越来越趋向于“大同”。
(杨洪源)
纳日碧力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室):我们这个会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出这个题目时,我们曾反复考虑过。以前我们的讨论多集中在本土化、学科规范、学科界限等方面。老谈这些可能已经谈不出什么新的内容,所以我们想把题目做大一些,把全球化的背景放进来,加入到同国际人类学学者的
天下理论不仅是一个世界政治理论,同时也是对政治概念的重新定义。天下概念意味着一个使世界成为政治主体的世界体系,一个以世界为整体政治单位的共在秩序。从天下去理解世界,就是以整个世界作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从而超越现代的民族国家思维方式。经济和技术的全球化必须有一个与之同步的政治全球化过程才能够协调完成
【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走向与我国边疆治理的战略回应】张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冷战结束以后,为了适应全球化和新空间领域的发展,各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做了进一步调整。这种理论调适不仅维护了西方国家的利益,为其国家利益的拓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地理空间,而且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以及整个世界地缘政治
如何界定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的特质,存在着“垄断资本分析范式”和“帝国主义批判范式”两条主线。前者强调对垄断资本或垄断组织的分析,后者则以资本的空间扩张逻辑为中心,普遍认为垄断是资本的本质内蕴。承袭“帝国主义批判范式”的新帝国主义论强调的是资本的帝国涵盖空间的总体性,不仅在地理学意义上横跨全球,而且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