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著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存在巨链”这一观念群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同时研究了这一观念群与它们赖以产生的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充足理由原则等思维原则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存在巨链”的观念史比起哲学史来说,涉及的范围既特殊又宽泛。其特殊在于,观念史研究的是某些观念或观念群的发生与发展史,不涉及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发生与发展史;其宽泛在于,观念史的研究不限于哲学,而是涉及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领域。因此,在该著中作者通过旁征博引,对存在之链观念群的产生和发展给予了清楚的梳理,追溯了“完满”、“连续”和“渐变”的观念,从这些观念的柏拉图起源,到它们在17世纪的“存在巨链”观念中的体现,直到这一观念中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想冲击下的衰落。
(武大哲)
该著集中分析了芝诺的《论共和国》,探索了廊下派主义者心目中的自然法和世界公民权观念,而这两种观念是廊下派留给现代政治思想的重要遗产。作者通过挖掘零散的、未充分利用的文本证据讨论了柏拉图式的爱欲观,以及这一观念为何被廊下派创建者芝诺视为政治统一的关键原则,为解读古希腊廊下派主义的政治哲学提供了新的观点
从柏拉图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再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雅克·朗西埃在该著中简述了民主观念史。在此基础上,朗西埃为我们指出了民主的实质:民主不同于政治,它不是一种制度类型,也不是一种社会形式,而是那些既无权统治也无权服从的人们所特有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支持善的统治。民主通过全面打击一切建立在精英特权之上的权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后现代思潮”的衰退,一种重访过去、回归宗教、瞩望形而上境界的趋势日益显著。一种“新灵知主义(new gnosticism)”思潮构成了“后现代心灵(postmodern mind)”的一个显著维度。[※注]复兴的灵知主义同其历史先驱构成了一种传承而又对话、延续而又颠覆的关系。复活的灵知主义或新灵知主义是理性时代
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新编》所作的“总结”,表现了一种由对哲学概念之形式与直觉内容的严格区分到肯定“真正的哲学是理智与直觉的结合”的思想转变。这个转变的根据,乃是一种哲学观念上的变化。冯先生从早年对“形式性”观念的凸显,到后期对“内在关系论”哲学观念的肯定,其内在的机理是由“分别”共殊到“超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