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斯托夫是俄罗斯白银时期的重要思想家。该著通过重新阐释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揭示了两者思想之间的共通之处,并借此提出悲剧哲学的概念。作者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背叛和对自己年轻时信仰的重估表面上不像尼采要求重估一切价值那样极端,但本质上也是对当时主流价值观的批判与重估。而重估价值的结果就是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而人自身则从日常性转变到了悲剧性。该著从各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日常性和悲剧性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希望哲学和悲剧哲学两个概念。但“生活在悲剧性之中”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绝望,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充满乐观精神地与悲剧性展开战斗。正因为这种斗争,人的生活才有意义。
(齐晓晨)
经中央批准,我国已设立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方面的政府奖项“中国生态文明奖”,旨在表彰和奖励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模范集体和个人。2015年6月3日,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表彰工作在京启动。据了解,该奖项主要表彰和奖励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和实际工作中,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
在毛泽东的求学历程中,黎锦熙是一位对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教师。从1915年毛泽东首次出现在黎锦熙日记中到1920年,这是毛泽东与黎锦熙交往最为频繁的五年,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年,但这五年,黎锦熙对毛泽东的影响可谓非常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黎锦熙的指点下,青年毛泽东确立了“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
该著将休闲置于审美的视域中进行研究,重心落在“从休闲到审美”这一转换环节,具体考察“如何获得审美性休闲”问题。作者围绕“休闲审美的建构”这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就休闲本性、休闲构成、休闲制约和休闲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休闲与审美关系的深度探析,求得一种从日常性向审美性提升的休闲认知;通过对审美性休
公平与正义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理念。罗尔斯《正义论》的问世,实现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但每当我们提及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却总会引来诸多争论。在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当中,究竟有无正义的理念;毕生致力于人类解放和幸福的马克思,为何在其著作当中却鲜有关于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