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
(以发言顺序排序)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文学卷副主编及先秦卷、秦汉卷主编等。出版专著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赋到沧桑——中国古典诗歌引论》《〈金瓶梅〉中商人形象透视》《雄风振采——汉代文学通览》等。论文集有《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秦汉文学论丛》《走向通融——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等。与曹道衡先生合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等。古籍整理有《〈文选〉旧注辑存》等。
题目:中国文学研究四十年思潮
魏建,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郭沫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等。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7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题目:近十年来走向世界的郭沫若研究
赵笑洁,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创新工程首席管理、郭沫若中国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主编有《郭沫若研究年鉴》《文化名人与民族精神——2015年北京八家名人故居纪念馆活动纪实》《时代之音——读名家名言,听文物故事》等出版物。代表作有《中国书法家全集·郭沫若》(合著)等。
第四届郭沫若国际学院双年会议于2015年9月11—1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方研究学院举行。来自奥地利、德国、法国、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十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另外,还有十几位学者虽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参加会议。国际郭沫若研究会会长藤田梨娜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国际郭沫若研究会执行
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有关“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及扩大郭沫若海外研究的影响力,由郭沫若纪念馆、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主办,郭沫若中国研究中心、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郭沫若与世界文化”高端论坛,于2018年4月23日至25日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25周年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郭沫若全集·补编》课题的阶段成果展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探索·传播·开拓——郭沫若翻译作品文献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2017年5月5日在郭沫若纪念馆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清华大
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25周年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郭沫若全集·补编》课题的阶段成果展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探索·传播·开拓——郭沫若翻译作品文献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2017年5月5日在郭沫若纪念馆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清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