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生成机理的客体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角》陈超阳《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问题、回归与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发展》陈冬生《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及启示》陈洪玲、俞景峰《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互联网思维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陈联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试论中国特色新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陈伟华《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43期。
《略论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陈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第3期。
《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总体性》陈新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陈亚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
《两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宇翔、李晓培《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陈跃《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程恩富《天府新论》2017年第1期。
《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相关重大问题的思考》程启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的基础命题和原则立场》成林《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丛松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格局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崔桂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7年第4期。
《从〈共产党宣言〉看共产党的基本特征》崔新生《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
《论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渊源》戴艳军、段中卫《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3期。
《“四个伟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伟大飞跃》丁素《学习论坛》2017年第12期。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丁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1期。
《延安精神继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探析》邓成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自信》邓纯东《人民日报》2017年4月9日。
《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转轨及其特点》邓杰《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中国共产党保持初心的行程图谱》邓亚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述评》董方《高教论坛》2017年第11期。
《“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与发展》董宇坤、白暴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资本主义更年期”思想评析》董玉宽、张思皎、赵云煜《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和政治价值》董振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
《构建批判的社会哲学——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谈起》杜红艳《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社会思潮与文化安全》樊建新《红旗文稿》2017年第7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范宝祥、张泽一《学术探索》2017年第12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范蔚文《国际观察》2017年第6期。
《五大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方凤玲、白暴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六大维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方世南《唯实》2017年第7期。
《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视角解读》房玉霞《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社会文化生态变迁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冯宏良《探索》2017年第6期。
《国外马克思数字劳动研究:概览与评析》冯洁、周延云《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一带一路”建设呼唤理论创新》冯绍雷《人民日报》2017年5月22日。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公平正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冯颜利《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理路及其时代价值》傅红冬《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全球化与贫困女性化:贾格尔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解读》付玉莲、刘力永《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
《推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盖凯程《财经科学》2017年第11期。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可能——从凯·尼尔森对马克思道德观的阐释出发》高广旭《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劳动与人权——兼评“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高惠珠、李洋《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0期。
《历史时空视域下的“人民”概念理论探微》巩建青、乔耀章《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6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重要理论篇章——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60周年》苟颖萍、马林冲《理论建设》2017年第4期。
《“三权分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式的创新》顾钰民、汪艳《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10期。
《论毛泽东实践概念的哲学形成》韩步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韩庆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4期。
《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智慧》韩喜平《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1期。
《坚持马克思主义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韩震《哲学动态》2017年第11期。
《哲学形态学论纲》郝立忠《学术研究》2017年第11期。
《哲学中国化路径研究》郝万喜《人民论坛》2017年第13期。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创新策略》何桂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24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八十周年》何建华《政工学刊》2017年第12期。
《因开放而科学——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现实基础》何蓉《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6期。
《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隐性主体向度》洪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洪银兴《人文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析》侯继迎、倪志安《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12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侯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年第6期。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胡钧《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1期。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胡印斌《光明日报》2017年3月12日。
《〈资本论〉中是劳动本体论吗?——兼与谭苑苑博士商榷》胡岳岷《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蕴与世界意义》胡振良、马蒙《当代世界》2017年第11期。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理念研究》黄少琴、孙鹏《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2期。
《马克思的国际观及其当代价值》姜安《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姜辉《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1期。
《毛泽东如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以五评白皮书为例》蒋明伟《党的文献》2017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当代中国“场域”——〈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中国现实道德问题〉书评》姜强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以人民为中心 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江传月、谭德礼《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1期。
《“两种生产”理论——一个澄清》江洋《学术界》2017年第12期。
《马克思的术语革命与习近平理论创新的话语建构特色》金民卿《前线》2017年第1期。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企业制度》荆棘《求是》2017年第5期。
《“一带一路”将催生新海洋观》康霖《参考消息》2017年5月22日。
《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人学观点”》赖大仁《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基于批判视角的理论创新探微——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文本考察》郎慧慧《理论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李安然《南方论刊》2017年第11期。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基础》李崇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历史性飞跃》李春华《人民论坛》2017年第33期。
《系统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力作》李家祥《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新形势下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着力点》李江静《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
《戴维·佩珀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澄清与辩护》李金《理论观察》2017年第10期。
《着力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李辽宁《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再认识:基于历史分析的视角》李平贵、向玉珍《社科纵横》2017年第12期。
《中国梦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三化”》李旭华《理论导刊》2017年第5期。
《论“四个自信”的“文明逻辑”》李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技术创新研究——评〈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黎昔柒、冯毅梅、葛玉海《长沙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双创”实践》梁齐伟、王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梁树发、李德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3期。
《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以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基点》梁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启示》廖小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3期。
《柯亨在指证马克思主义持有自我所有权观上的理论失察》林进平《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新的时代高峰》刘光明《党建》2017年第12期。
《苏联意识形态崩溃始自抛弃阶级观点》刘舸《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
《保卫革命——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刘润为《中华魂》2017年第3期。
《罗素权力理论的现代启示》刘诗贵、肖凤仪《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6期。
《毛泽东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刘謦、瑜舒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刘永凌《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11期。
《唯物辩证法“否定规律”新认识》龙叶先、龙延平《湖湘论坛》2017年第6期。
《毛泽东求解现代性问题的深层逻辑探析——基于对阿里夫·德里克研究成果的解读与反思》罗建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国外理论界批判资本主义的几个主题》罗骞《光明日报》2017年3月3日。
《马克思主义是不能肢解的“艺术的整体”》鲁品越《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7期。
《邓小平关于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探讨》孟东方、吴大兵《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3期。
《“欧洲梦”与“中国梦”之比较》孟献丽、王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马克思的共享发展思想与现实启示》糜海波《求索》2017年第12期。
《马克思资本权力理论研究》苗贵山、张雪薇《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当代中国理论经济学》裴长洪《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彭海《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期。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彭萍萍《人民论坛》2017年第35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秦宣《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12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范式图谱》任平《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中国理念正成为国际共识》沈丁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15日。
《“十月革命”与中国的发展道路——写在俄国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之际》沈志华《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2期。
《马克思主义信仰何以能彰显时代魅力》石书臣、曹天航《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两个必然”的理论证明、历史证明和现实证明》石镇平《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
《走向民主自由与和谐幸福——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系列研究之四》寿思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1期。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宋玉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四个伟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蕴》孙道壮、赵付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原则》孙立冰、丁堡骏《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理论主题》孙熙国、张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理论新征程 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索林《西藏研究》2017年第5期。
《论毛泽东对长征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贡献》谭献民、文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探析》谭焯匀《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否证〉发表30周年回顾与评述——剩余价值哲学的10个创新学术观点》唐伟、郝晓光《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内涵及当代评析——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例》唐永、郭瑾晖、张婷《甘肃理论学刊》2017年第6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田克勤《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1期。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再出发:马克思主义的路径》王存刚《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方略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王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33期。
《恩格斯的精神遗产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启示》王美玲、金林南《理论导刊》2017年第3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王守义、罗丹、陆振豪《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2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的逻辑演进理路与启示》王素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1期。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王伟光《求是》2017年第6期。
《新时期学界对卢卡奇人民性理论的接受》王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论阿尔都塞对决定论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及其当代效应》王雨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文化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安全之关系辨析》王玉鹏《文化软实力》2017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的问题谱系及当代建构》王志刚《哲学研究》2017年第11期。
《资本主义深陷系统性困境》[德]沃尔夫冈·施特雷克《人民日报》2017年1月5日。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现代化》武振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法治内涵、法治源流及法治实现》吴传毅《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辩证法研究》吴晓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2期。
《“微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路径思考》夏寒《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2期。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肖贵清、田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1期。
《论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及其在理论创新中的作用》肖泳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第1期。
《习近平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战略思考》谢超林《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对〈共产党宣言〉当代价值的思考》谢杰《红旗文稿》2017年第18期。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战略思想构析——实践新路径的理论表征》谢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辛向阳《红旗文稿》2017年第6期。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反思与探索》熊光清《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3期。
《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化》徐绯璐、薛忠义《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延展》徐华东、冯文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徐家林《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
《论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徐来富、吴家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西式民主为什么退潮》许海《前线》2017年第3期。
《从纽约左翼论坛看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向》薛方圆《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实践旨归》薛俊强、孙喜香《哲学研究》2017年第4期。
《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西方生态观的影响——以对戴维·佩珀的研究为例》延明、周新辉《理论建设》2017年第4期。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颜旭《前线》2017年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杨莉、刘继汉《理论建设》2017年第4期。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日本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杨立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1期。
《坚持用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杨思基、孙婷婷《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性研究》杨卫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性论证》杨叶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5期。
《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突出特点及方法论问题思考》杨增岽《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兼评环境与发展不相容论》叶琪《经济研究》2017年第6期。
《契约理论批判》余斌、许敏《经济纵横》第3期。
《社会主义民主论析》袁久红、卢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年第1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发展与学科群建设的思考》袁银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第2期。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外部质疑及国际话语建设》约瑟夫·格里高利·马奥尼、全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2期。
《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理论体系的形成》曾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战世锴《理论学习》2017年第12期。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向度》张灯、庄怡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论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张国臣《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发育》张晖明《学术界》2017年第11期。
《历史、现实与超越: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必然规律》张建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马克思“社会本体论”哲学视域中“社会主义”的内涵解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张建忠《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
《建构〈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出场”方式》张明《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学说”到“学养”》张荣艳、白刚《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3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张士海《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1期。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张婷婷《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
《恩格斯晚年经济思想研究述评》张洋《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
《强化党内监督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张英伟《求是》2017年第7期。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有机释读的追问》张云飞、李娜《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逆全球化”背景下何以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章忠民《文化软实力》2017年第4期。
《求新之路——〈中国经济史研究〉31年历程浅析》赵德馨、杨祖义《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6期。
《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的内容及当代价值》赵剑、杨羽《理论观察》2017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浅谈》赵恺《教育文化论坛》2017年第6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外交新方向》赵可金《人民论坛》2017年第34期。
《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遇》郑忆石《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
《公立医院姓“公”是医疗改革的关键》钟南山《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
《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钟瑞添、李旭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用辩证统一的历史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周健、丛松日《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0期。
《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周新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2期。
《如何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祝和军《前线》2017年第1期。
(整理:韩冬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