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系列文化活动在京举办】
收起查看更多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人们祭奠故人,寄托思情,出门踏青的时节。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节假日起,郭沫若纪念馆以及北京的宋庆龄、李大钊、鲁迅、茅盾、老舍、徐悲鸿、梅兰芳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就联合发起了“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的系列文化活动,到2013年已经是第六届。在此期间,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以博物馆为纽带,倡导市民文明祭扫,在缅怀亲人的同时,走进故居,缅怀那些为中华民族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先人、先烈和先贤,既丰富了这个传统民俗节日的内涵,也为市民在市内就近踏青提供了方便。从2013年4月1日开始,8家名人故居都悬挂了条幅,并摆放了鲜花,营造了良好的纪念氛围。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老舍纪念馆等开展了“以鲜花代门票”活动,用鲜花寄托情思。郭沫若纪念馆与北京启喑学校的师生共同组织了献花的活动,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聋哑人,他们亲手制作了纸花敬献到郭老的铜像前,并用哑语举行了宣誓活动。在梅兰芳纪念馆里,少先队队员们除了献花,还为梅先生的雕像献上红领巾。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缅怀先生艺术上精益求精,品德上的爱国为荣,明白怎样历世,清醒怎样为人”的感悟和决心。宋庆龄故居为观众准备了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清明时节颂鲁迅”以及“我与鲁迅做同学”的活动。李大钊故居组织中学生列队献花,由学生代表在李大钊雕像前发言,并为海棠树系上了象征怀念的丝带。郭沫若纪念馆举办了以“心中的怀念”为主题的专题展览,从“名家评说”、“探访故居”、“留言集萃”几个方面展现人们对郭沫若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老舍纪念馆内进行了《老舍全集》签售活动,老舍子女舒济、舒乙等出席了现场签售活动。清明系列活动中,各名人故居纪念馆内都布置有“清明寄语墙”,观众可以在此对话名人,寄托哀思。有位名叫徐阳的青年观众写到:“今天阴雨蒙蒙,似乎在表达淡淡的怀念之情,我于此拜谒,心中甚是敬畏,一切感觉似梦的历史,真切地呈现在眼中。”有位署名“共和国同龄人”的观众写到:“一生精彩,一世无憾。能用自传把自己无保留地袒露给世人,是透明、无愧、无悔、无畏的人生!清明时节,缅怀郭老,让时间证明您的伟大、无私,历史不会忘记!”郭沫若纪念馆等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的“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系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北京博物馆界精品文化活动之一,通过清明节特色主题活动的举办,加强了名人故居纪念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扩大了名人故居纪念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了对中国20世纪文化名人以及对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