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CHINA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2017
第一篇 历史回眸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一百年(1917—2016)
百年来中国新闻业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
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科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篇 研究综述
中国新闻学研究2016年综述
中国应用新闻学研究2016年综述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2016年综述
第三篇 论文选粹
概念、语境与话语:“小骂大帮忙”使用之流变
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
沉默与边缘发声:当前中国劳动关系治理中的媒体境况
第四篇 论文辑览
2016年国内主要文摘类书刊转载新闻传播学论文篇目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历年转载新闻传播学论文篇目(1984—2013)
第五篇 国际交流
2016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发表与国际合作
2016年中国学者国际期刊发表新闻传播学论文篇目概览
第六篇 学术出版
《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序
《媒介心理学——记者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生成》写在前面的话
《全球新闻传播:理论架构、从业者及公众传播》总序
第七篇 高校学术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学术发展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概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概况
第八篇 研究机构及社团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16年概况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2016年概况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2016年概况
第九篇 学术评奖
第二十六届(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
第十四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评选获奖作品
第四届(2015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遴选
第十篇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度重大项目立项一览表
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度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一览表
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度西部项目立项情况
第十一篇 学人自述
曹璐
叶凤英
何道宽
第十二篇 学术动态
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全英文教学实践与省思
移动互联与传播创新
第九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综述
第十三篇 研究生学苑
2016年新闻传播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粹
2016年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篇目辑览
中国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篇目辑览(1978—1988)
第十四篇 港澳台学术概况
香港地区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系)2016年学术发展概况
香港地区新闻传播学术期刊2016年概况
香港地区新闻传播学人自述
第十五篇 海外特辑
海外新闻学与传播学2016年度研究热点透视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主流期刊2016年热点扫描
2016年国际重要新闻传播学学术会议介绍
附录: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第二届编辑出版研讨会综述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7》撰稿人及供稿单位名录
(4)副研究员王蔚赴香港城市大学参加中国内地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交流活动。
(5)方师师博士赴台湾政治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进行交流。
(6)丁方舟博士赴日本参加CIA国际传播学年会。
2016年1月至8月,杨嘉嵋参加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每周一次的学术讲座。
1月,于家琦、郭鹏赴浙江温岭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调研活动。
(2)副研究员白红义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访学一年并就“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民族志研究”进行研究。
(3)副所长戴丽娜赴俄罗斯科学院参加第五届“术语与知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发言。
〇8日,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甘惜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〇1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京津冀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1)1月24日至2月3日,受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委托,新闻所研究员姜飞担任国际传播效果评估团团长,率团赴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三国四个城市,就中国媒体对非洲国际传播效果进行整体调研和评估,并撰写内部报告。
(2)1月24日至4月23日,新闻所助理研究员张化冰赴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张化冰于2011年申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论文博士”项目,该项目为期5年,该次为张化冰执行该项目的最后一年。
2月,张立伟赴克拉玛依为《克拉玛依日报》及南疆新闻联盟作讲座,题目是《把报纸办得更好——纸媒的止跌与复苏》。
(3)2月2日至10日,美国密苏里大学副教授田艳到新闻所访问,访问的主要议题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新媒体等。
(4)2月17日至20日,新闻所研究员卜卫受邀赴香港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的“数字文化与公共领域”国际研讨会。
〇21日,第二届“向世界传播中国”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研讨会在特拉维夫大学举行。会议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协办,探讨新闻媒体发展与国际传播等议题。
3月,新闻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新闻所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家座谈会”。
(5)3月1日至31日,新闻所副研究员朱鸿军参加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举办的“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项目2015—2016”,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学。
〇6日,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宁树藩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〇25—27日,第二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承办。
〇26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
4月,新闻所党支部彭剑、朱勇钢赴喜德县慰问结对帮扶农户。
4月,新闻所赴简阳石盘镇方家林村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4月,张立伟为《四川经济日报》作讲座,题目是《把报纸办得更好——纸媒的止跌与复苏》。
4月,张立伟为《华西城市读本》创办5周年,在内江、泸州、宜宾、自贡分别作主题报告《报纸引导与城市营销》。
4月,王来华、毕宏音等赴广东开展“舆情表达机制建设与协商民主体系构建”调研活动。
(6)4月5日至5月4日,新闻所副研究员向芬参加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举办的“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项目2015—2016”,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学。
〇8日,中国新闻传播学新品力作发布会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第一届编辑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历程——中国学界文选》《治学例话: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品鉴》《新闻学传播学文摘》等新书。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
〇9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2016年年会(第三届)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
〇16日,“2016年中国体育电视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广联合会体育传播工作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电系承办。
〇16日,“华语世界英文传播教育经验与想象——上海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基地教学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〇16日,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主题论坛为“互联网+传媒智造”。
〇23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五届第四次会议在厦门召开。
5月,陈玉霞参加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评选。
5月,于家琦赴新加坡参加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协商民主中心共同举办的“公共政策和公共咨询:亚洲的协商民主”研讨会并交流发言。
〇6日,第七届传媒发展论坛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影响未来的力量”,重点围绕互联网发展讨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和传媒发展的各种要素和力量。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联合承办。
〇7日,立格联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华全国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会议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宣布成立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二是举办立格联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七所政法院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共话“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范”。
〇14日,2016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在浙江开幕。年会的主题是“移动互联与传播创新”。会议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承办。
〇21日,“引领新常态,融合促发展”论坛暨中国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
5月25日,陈玉霞赴北京参加北京大学和中正舆情共同主办的“教育行业舆情风控与行为意识管理研讨会”。
〇27—29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
6月,新闻所邀请教授喻开志作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讲座。
6月,新闻所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优秀研究所第三名。
6月,彭剑参加四川广电厅“四川广电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课题评审。
〇3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学研究基地”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7)6月9日至14日,新闻所研究员殷乐赴日本开展学术交流。一是参加国际传播协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ICA)2016年年会;二是应邀与哥本哈根大学媒介、认知与传播系教授克劳斯·延森(Klaus Jensen)领衔的项目团队讨论“人民的互联网”和中外互联网治理论坛合作事宜。
〇14日,“国际传播学协会2016年会·北京后续会议”(ICA 2016 Beijing-Post Conference)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媒介传播理论的反思与创新:比较作为权力的理论和作为理论的权力”。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以及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
〇16日,“2016第四届数字营销传播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
〇18日,第三届中美媒体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聚焦中美媒体对话,剖析政治、经济、外交三大话题。
〇18—19日,“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与美国国家传播学会(NCA)联合举办。
〇18—19日,第二届传播与公共性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身体、生活空间与移动媒体”。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联合主办。
〇21日,《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发布暨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为“新契机·新挑战·新实践”。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
〇24—26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高峰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发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
〇25日,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颁奖典礼在暨南大学举行。年会的主题为“中国气派 世界眼光: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与传播研究”。
〇25—26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史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年会主题为“新媒体、新挑战、新机遇”。
〇25—26日,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主办的2016卫生经济学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会议主题包括视觉传播理论、新媒体与视觉文化批评、新媒体与图像事件研究等。
〇29日,第二届“食药安全与传播创新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行。该论坛系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之一。
7月,张立伟受聘为“四川省社会科学评奖学科组评审员”,参加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7月,王来华、郭鹏赴北京参加中宣部舆情信息局主办的“2016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问卷设计会议并交流发言。
(8)7月4日至12日,新闻所博士后黄艾受邀参加了由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举办的“两岸传播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与会学者围绕“新媒体”“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两岸传播教育研究现状”三个议题进行讨论。
〇4—5日,2016年四川大学传播符号学高层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会议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联合主办。
〇9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6:中俄新闻教育与传媒发展”暨“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协办,旨在全面促进和深化两国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〇16日,首届国家传播学高层论坛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论坛旨在推动以国家为主体和内涵的传播现象、问题、挑战、战略及规律的学术研究,促进“中国故事全球表达,世界故事中国叙事”,服务国家利益,助推社会发展,推进文明创新,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平台。
〇16日,第六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开幕。研讨会的主题为“近代报刊与区域社会(1919—1949)”。会议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
〇16日,第七届全球传播论坛在贵阳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传播学学会、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美国普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国际传播学会(ICA)等共同举办。论坛以“全球网络化与大数据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为主题。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〇23—24日,新世纪第六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暨第十一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湖南益阳召开。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中心、湖南红网联合主办,湖南红网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后备力量的培养”。来自全国新闻评论领域的学者、教育者、评论作者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〇23—24日,“第九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在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论坛的主题为“新视野与新路径: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〇28—31日,首届“数据与媒介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武汉大学镝次元数据传媒实验室联合主办。
8月,张立伟赴包头为“2016年第九届全国地方新媒体发展高峰论坛”作主题演讲,题目是《集成报道:新老媒体合力讲好本地发展故事》。
8月,张立伟为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作培训,题目是《讲好中国故事——以集成报道为抓手》。
(9)8月22日至31日,新闻所研究员姜飞受邀参加由文化部组织的“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海外调研小组团”,访问了芬兰、比利时和丹麦3国,与芬兰外交部、芬兰文化教育部、欧盟欧中一带一路委员会等政府机构以及欧洲学院亚洲研究所、丹麦孔子学院、丹麦音乐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
〇22—23日,“信息传播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媒介、认知与传播系协办。
〇24日,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〇28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成立。100余家高校理事单位的代表出席成立大会。与会学者围绕“新闻实务研究的理论化路径”“应用新闻传播学的实践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应用新闻传播研究”这三个主题开展专场讨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张志安任会长。
(10)9月1日至30日,新闻所研究员黄楚新赴美国密苏里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访问。该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协议项目。
(1)9月5日至9日,所长强荧与李敬、同心、孟晖、陈骅5人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考察日本华人周刊社和日本朝日新闻社,双方就媒介融合、数据可视化等前沿媒介话题展开研讨。
(11)9月16日至18日,新闻所所长唐绪军应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教授黄煜的邀请,赴香港参加“《传播与社会学刊》十周年暨华人传播研究与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
〇22日,第十六届中国传播论坛(2016)暨第二届“新媒体公共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召开。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穆青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〇24日,“第三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中国网民的政府信任度报告》。
〇24—25日,第九届(2016)中国新闻学年会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年会的主题为“中国新闻学的未来发展之路”。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组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及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承办。
〇25日,第一届计算传播学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
〇10日,第二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在浙江缙云开幕。论坛的主题是“乡土文化复兴:机遇与挑战”,论坛从历史、文化、经济、媒体等多个维度,探寻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复兴之路。
〇14—15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苏州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全球化’与‘后全球化’:中国影视的进程与前景”。会议由该学会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承办。本次年会决定成立“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
〇15日,“2016新媒体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主题为“未来媒体:机遇与挑战”。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与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合办。
〇15日,中国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暨首届“何微法治新闻奖”启动仪式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
〇15日,第十三届中国传播学大会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建设80周年庆典在南京大学举办。传播学大会的主题为“公共传播:新理念、新挑战、新机遇”。会议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
〇15日,“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广播电视学科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学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
(12)10月1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的,以俄罗斯记者联盟秘书沙菲尔·铁木儿为团长的俄罗斯新闻代表团一行6人到新闻所访问。此次访问的主题为中国在新闻媒体立法、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措施。
〇22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业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〇22日,以“全球视野 中国实践”为主题的首届中外合作互联网治理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中心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互联网政策观察室协办。
〇28—30日,首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暨海丝国际舆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来自国内的百余名学者就国际舆论学及国际舆情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实务操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
〇29日,第三届(2016)时尚传播国际论坛在东华大学举行。
11月,张立伟任四川省社会科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评委。
11月,王来华、郭鹏赴北京参加中宣部舆情信息局主办的“2016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数据研讨暨分析报告起草会并交流发言。
〇4—5日,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共同主办。会上举行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首发式。
〇5日,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广播的创新发展”。广播业界、学界等同人就在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传统广播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〇5日,“2016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舆论新格局·传媒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中共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承办。
〇8日,第十二届“中国记者节大型公益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以“直播什么”为主题。
〇9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共中央编译局联合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承办。
〇11日,第十六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新闻传播学篇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
〇12日,第四届“舆情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安徽大学举行。论坛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由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
〇12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与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
〇12—13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媒体与社会变革:融合·互联·共享”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〇15日,“发现、重构和共享:国际互联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〇18日,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武汉大学全国新闻学博士生论坛”暨“第七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
〇19日,“新中国舆论学研究三十年”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成立三十年纪念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及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承办。
〇1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〇19—20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举办首届“政治与传播·中山大学论坛”。会议主题为“重构政治传播空间:媒介化、政治化与公共治理”。
〇19日,第二届中国新闻史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幕。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洞见与脉络:新闻史中的个案研究与超越”。
〇1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〇19日,“海外华文传媒与跨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东南亚华文新闻传播史研究会主办、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承办。会议围绕针对华文媒体个案研究、跨文化传播的传播学解读、跨文化传播与新媒体应用、跨文化传播与新闻生产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〇27日,第三届大数据传播论坛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举办,论坛由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与内地协同发展创新中心和广州市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共同主办。
〇27日,第四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故事 中国声音 中国战略”。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进行研讨。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和国家传播战略协同中心共同主办。
〇27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产业与管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当选会长。学会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
〇1—4日,第十一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会议主题是“媒介融合:创新创业与新闻人才培养”。
〇2—3日,2016年湖北新闻与传播教育学会暨“传媒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重构”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〇3日,“2016年中国传播学论坛”在苏州召开,论坛的主题为“新媒体、新文化与传播研究的转型”。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当选为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一任会长。
〇3日,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河南大学编辑出版教育30年高层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数字传播时代编辑出版学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3)12月4日至11日,新闻所欧洲学术访问团一行6人,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参加国际会议并探讨深化双边交流合作事宜。访问团团长为新闻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团员有新闻所媒介室主任、研究员殷乐,编辑室主任、编审钱莲生,信息室主任、副研究员杨瑞明,助理研究员曾国华和助理研究员曾昕。其间,殷乐赴布鲁塞尔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
〇10—11日,首届中国舆论学年会在上海召开。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CAPOR)、上海交通大学舆论学研究院共同主办。
〇11日,2016年第15届中国广告教育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新媒体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在广州大学城举行。会议以“使命与责任:中国广告的创新与未来”为主题。
〇1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部校共建工作推进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双方就部校共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近期项目与长期规划进行了洽谈。
〇17日,“创新与融合——国家形象与战略传播”第三届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论坛由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办。
〇17日,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研讨会暨方汉奇从教65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主办。
〇17日,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6)在复旦大学闭幕。论坛主题为“构建现代传播网络:城市传媒融入城市传播”。
〇23日,以“联通VS.孤岛:网络大数据迷思”为主题的“互联网+城市未来”圆桌思想会系列第一期在中山大学举办。会议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传播与国家治理的新策略与运用,提升社会各部门的传播能力,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推动城市治理数据化、现代化。
〇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暨南大学联合主办的“舆论引导新格局”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学者们就当前舆论引导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举措进行了探讨。